各位看官,水産養殖不比養豬養雞養鴨,畜禽生病前的征兆随時被發現,可及時做出相應處理。針對水産養殖動物呢?粗心大意或新手往往查不出魚蝦蟹死亡前的征兆!但是不是就沒有一點呼救的信号呢?如螃蟹上岸,蝦攝食突降,魚溜邊炸群等,都是魚蝦蟹求救的信号:請看
1對蝦吃食量突降:感染****** 病毒的蝦,由于肝胰髒發生病變,使肝胰腺分泌的消化液減少,造成消化能力下降,引起蝦吃料下降甚至不吃料。
2螃蟹上岸:前期由于清塘後的******殘留或中後期水質惡化,營養不均衡缺乏維生素或微量元素,由******病毒感染引起,原蟲類或原蟲類寄生蟲繼發感染!
3跳躍:魚種塘,在上午及傍晚,個别魚經常在水面蹦跳,打得水面啪啪響。這是魚皮膚上及鰓上生有魚鲺、錨頭蚤等寄生蟲所緻,應及時對症用滅甲殼類的藥品。
4溜邊:魚不在池中央水下遊動,而成群結隊在池邊朝一個方向遊跑,尤其鯉魚、草魚表現突出,把池水攪動混濁。這是寄生蟲、******性爛鰓病或水質開始變壞的一種表現。另外如果是魚苗這種狀态,可能是食物缺乏,營養不良所緻。
5趴邊:魚頭部和脊背發黑,獨遊,不吃食,單獨趴在草窩、池邊隐蔽處,見人後緩慢遊開再回到池邊,特别是草魚,有的身體還兼有帶條狀或斑塊黃色。這是縧蟲病的一種表現。
6拒食:5-8月份是魚的生長旺期,會出現開啓投料機後魚不上料台。這是水質惡變的先兆,應及時調節水質。
7炸群:魚在吃食期間不斷的成片急跳,或吃着吃着好似受到驚吓一樣,突然成群散開跑掉,過幾分鍾又回到料台吃食,這可能是寄生蟲性爛鰓的預兆。另外還有一種可能是池塘中有規格很大的魚類或混有兇猛魚類。當然近幾年高密度養殖,吃料時局部缺氧!
8團團打旋:在早春或晚秋,水溫12-20℃之間,經常出現魚種成群在水面團團打旋。這是魚種患有鞭毛蟲、纖毛蟲等病的征兆。
9潛水狂遊:在夏秋季節,鲢魚好似潛水艇一樣,在水面上忽沉忽浮狂遊不停。這是鲢魚患有粘孢子蟲病或爛鰓病的征兆。
10浮頭早、頻:一般在淩晨4-6時左右,魚出現輕微浮頭,這是正常的。如果開始浮頭時間逐日提前,或突然提前至夜間10時,甚至更早,浮頭次數和天數增多。這說明水質不好或魚有爛鰓病或有輪蟲大量繁殖。
11吃食發散,投料初期魚類集群較好,幾分鍾過後,集群發散,攝食不旺盛,這可能是鰓上有指環蟲(或三代蟲)。
![]() |
版權所有:山西韓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免費客服熱線:400-6359-115 電話:0359-4321959 |